• <table id="ecea4"><source id="ecea4"></source></table>
    <table id="ecea4"></table>
    <noscript id="ecea4"></noscript>
    <td id="ecea4"></td>
    <td id="ecea4"></td>
  • <table id="ecea4"></table>
  • 對手袋的歷史感興趣?可以看看上海的這個展覽

    • 發布日期:2016-07-19
    • 來源:
    • 點擊:

    Bagism

      姑且不論小野洋子在藝術界的地位與市場號召力,她的特立獨行就給我們留下不少談資,例如那個不存在于字典里的單詞——Bagism。

      “1969年,小野洋子和(她的丈夫)約翰?列儂在維也納開了場記者招待會,兩人全程堅持躲在象征布包的面料后頭,希望大家將注意力聚焦在他們所表述的內容,而不是他們身上的名人光環。”法國策展人Elisabeth Azoulay解釋說,“故而有了Bagism一詞。”

    Bagism

      差不多在半年前,Elisabeth Azoulay收到chi K11美術館邀請,來上海策劃一場展覽,名字就叫Bagism。她的主要任務是從全球各處借來不同時期的手袋展品。“時間真的非常趕,正常籌備期應當在1~2年。”經過大量文獻研究,她最終從眾多博物館、美術館、私人收藏家手中找來350多只包袋,其中包括摩洛哥王妃Grace Kelly用來遮掩孕肚的愛馬仕包、時尚傳奇Elsa Schiaparelli與伊夫圣羅蘭Yves-Saint-Laurent的私人手包。

    Bagism
    Bagism
    Bagism

      決定包包存亡演變的首要因素是縫紉技巧

      相傳歐洲貴族曾有套扇子密語:打開扇子遮住臉的下半部表明“我愛你”;用扇柄碰唇在暗示“吻我”;扇子時開時合則意味著“我非常想念你”。可隨時代演進,折扇、手套、帽子等飾品日漸式微,只剩手包成為女人不可或缺的飾品。

      從11世紀到15世紀,服裝剪裁極其緊身。因而人們將不得不額外攜帶的物品則放在荷包里,用一條小鏈子或是布袋束在腰間。只需打量一下包包,就能知曉主人的身份地位——若是以上乘織物與寶石制成的荷包,里面很有可能是黃金、香囊、煙草或是珍貴文件。

    Bagism
    Bagism

      等到16世紀,服裝突然走起夸耀式奢華路線,無論男女一律使用拉夫領,拔高脖子曲線,強勢性地令自己看起來高傲、尊貴、不可一世。女人們開始將貴重物品藏 在裙擺褶皺的暗袋中,內容物多到驚人:錢包、信件夾、手帕、鼻煙盒、針線包、鑰匙……男人則藏在靴子、帽子、寬袖里。直到維多利亞時代,男裝上出現了各種 口袋,自此,包袋的天平這才開始向女性傾斜。

    Bagism

      手袋里還藏著一部女性獨立史

      19世紀晚期,隨著鐵路的發明,手袋時代終于來臨。愛馬仕、路易威登等時下超一線奢侈品牌均是以手提行李包起家。可供女性選擇的包袋范圍越來越大,例如小型收扣手提包、與長袍相搭配的開口手提包、毛皮袖套、晚裝包、歌劇專用包......這些名字聽上去就能想象出當時貴婦、小姐們的無憂生活。

    Bagism
    Bagism

      兩場世界大戰讓女性力量進一步得以爆發。1949年,Simone de Beauvoir的《第二性》在全世界女人心中投下了一枚重型炸彈,“女人不是天生的,而是后天變成的”,她要求給予女人與男人一樣的自由和支配自己身體的相同的權利。1960、70年代,女性紛紛踏進職場,于是大包袋,甚至女式肩背公文包應運而生。

      “我相信被這個展覽吸引的大部分是女性,但不要覺得女性對政治沒有興趣,或者只關注娛樂新聞。”策展人劉品毓說道,“其實我們在選擇一件衣服、飾品、鞋子的時候,就在表明自己態度與觀點。”諳熟藝術史的她這次與Elisabeth Azoulay合作布展,她主要負責藝術跨界表達。

      新材料、新式樣、新概念,包包的花樣數不勝數

      名叫“流行”的這股風潮讓人又愛又恨。1924年,Vogue雜志取笑那批從美國來的游客,稱他們總是攜帶者碩大的手袋來到法國。等到回去時,卻都只在手臂下夾著一個優雅,棱角分明的手拿包。那就是1920年代,手拿包的天下。

    Bagism
    Bagism

      等到了1950年代,塑料成為流行材料,主導權傾向美國,因為美國人Will Hardy當時在硬質塑料珠寶盒上增加了兩個提手,讓它變成一個漂亮的提包。這個如汽車般經久耐用的手包風行一時,讓每個年輕女星和名流都想要擁有一只。由于出自手工制作,塑料包袋價格昂貴,幾乎等同一個月房租,直到50年代末,注模塑形工藝的發展導致大批仿品出現,它自然也就沒有那么吃香了。

    Bagism
    Bagism

      當人們沉浸在1960年代的太空競賽中時,包袋設計師自是不甘落后。Paco Rabanne推出一款有塑料盒合金做成的銀色鏈條郵差包,當即引起時尚熱議。他甚至宣城,任何新材料都可以用于時尚領域,“時尚探索永無邊界”。等到太空熱降溫后,迷你裙時代來臨。隨著裙長越來越短,包帶越來越長,斜挎包成為追求解放的標志。所謂的當季潮包It Bag更新迭代越來越快。

      這樣白熱化的環境滋生了一批設計分裂者,專攻搞笑、媚俗、反諷、反時尚的手袋,例如Chanel的透明手袋、在表面列明內容物的公文包、印有“Karl Who”的白色環保袋、藥丸狀的Louboutin小手袋。每只都能讓人笑上半天。

    Bagism

      如果抽掉藝術部分,你可能只會看到一場包袋精品展

      用徐震那副繁花似錦的作品詮釋“欲望”;彭薇的《與古對話》表達“傳統”;王思順的《不確定資本》引發對于“消費”的思辨……“作為生活中的一部分,大家不會覺得展覽有很高的臺階需要攀爬。”劉品毓說,“可如果你把所有藝術家的作品刪除掉,這里很容易變成一場包包的精品展覽。”K11因而邀請到徐震、彭薇、王恩來等15位當代藝術家,就包袋演進過程中體現出的9大主題進行對話。

    Bagism
    Bagism

      她拿王思順的《不確定資本》(Uncertain Capital)為例,它隱而不顯地藏在展品中,只有掌心那么大。這是用297個一元硬幣融化重新鑄成的圓柱體。如今人們恐怕早已失去了對金錢的視覺化概念,“我們試圖把這種感知找回來,感受價值、資本的力量”,她說道。

      就如同MET每年舉辦時裝藝術展,MoMA時隔72年終于再辦時尚展,人們已經不再深究衣服是否能登“大雅之堂”進入博物館,而是評判這些消費品敘述了些什么。

      “現在還只是第一個層次,如果我們把中國古時候的包包一并放進來,屆時就會有中西文化對撞以及博物的概念。參觀者才能更好地憑借展品去想象當時的社會景觀。”劉品毓說道。

    Bagism
    Bagism
    Bagism
    Bagism

      地點: chi K11美術館 (上海K11購物藝術中心,B3層)

    【推薦閱讀】

    香港服裝學院名師課程之林姿含暑期強化班火熱招生

    香港服裝學院2016秋季招生簡章(全年招生、免試入學)

    香港服裝學院怎么樣?香港服裝學院常見問題解答匯總

    2016香港服裝學院服裝設計畢業作品美圖秀

    招生 | 第二期《個人形象提升課程》七月開班




    學院榮譽

    學院位置

    • 廣州校區:廣州市海珠區禮崗路13號
    • 深圳校區: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燕南路7號美然大廈一棟

    在線咨詢

    電話直呼
    深圳校區
    廣州校區
    在線報名
    微信服務號
    深圳校區:
    電話:0755-83696155
    廣州校區:
    電話:020-84301009
    葉老師
    葉老師
    林老師
    林老師
    溫老師
    溫老師
    曹老師
    曹老師
    韓老師
    韓老師
    黃老師
    黃老師
    景老師
    景老師
  • <table id="ecea4"><source id="ecea4"></source></table>
    <table id="ecea4"></table>
    <noscript id="ecea4"></noscript>
    <td id="ecea4"></td>
    <td id="ecea4"></td>
  • <table id="ecea4"></table>
  •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